祠堂,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。祠堂有很多种用途,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,平时各房子孙有办理婚、丧、寿、喜等事务时,经常也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,以作为活动之场所。此外,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,也常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。
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中,家族观念相当深刻,往往一个村落,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,大多建有自己的家庙,祭祀祖先。
一般把家庙,称作祠堂。祠堂,有宗祠、支祠和家祠之分。祠堂的名称,最早出现于汉代。当时,祠堂均建于墓所,曰墓祠。南宋杰出理学家朱熹作《家礼》,始立祠堂之制,从此称家庙为祠堂。当时修建祠堂,有等级之限,民间不得立祠。
到明代嘉靖年间(公元1522 — 1566年),许民间皆联宗立庙。后来,倒是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,才可称家庙,其余称宗祠。
祠堂被视为家族中最神圣的地方,它的面貌代表了家族中的兴盛衰落,祠堂是一个大家族的脸面。
祠堂的风水也非常重要,它的好坏,直接左右了子孙后代的财富、名誉、官贵、身体健康、寿夭等一切家族人丁兴旺盛衰。
祠堂选址的重要性
1.祠堂选址必须遵循风水法度,得风水之胜,龙真穴的是其主旨,围绕藏风聚气,案秀水绕做文章。依势造型、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。
2.祠堂选址时首看龙脉要雄壮磅礴,奔腾有势,灵活生动,束气起顶,结基厚实。支派要重重围拢,能成基地拱卫,须湾环回托,罗列各峰,或旗或鼓、或印或案。水要曲曲有情,水口要紧锁。明堂要宽阔、平整、圆聚。前有帐山,后有屏山,山如峨眉眠弓,案山如同轴花开。有金箱玉印,带仓带库。如同执圭执笏,文笔高耸,如同贵人观榜,贵人展诰,银屏盏箸。枕靠端然,朝对分明,现世笏圭,数峰插天,朝拜到堂。
山主人丁,局主功名,水主财。人丁实系于长生,财禄必根于官旺。是以生水朝堂,螽斯千古。官旺聚局,食禄万钟。
3.祠堂应左右互衬,四势匀和。具有阴阳相济、虚实相生、刚柔互补、方圆相胜、小中见大等涵构。其环境模式最好有四周群峰屏列,前有门户把守,左右护卫,后有背山所倚的地貌,讲究山明水秀,地灵人杰。
祠堂风水不但在选址上与民宅风水 有所不同。就内部结构、布局、尺寸都要十分讲究,有比较严格的规定。
4.祠堂应风水朝南,坐北朝南,不仅是为了采光,还为了避北风。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,清末何光廷在《地学指正》云:“平阳原不畏风,然有阴阳之别,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、暖风,谓之阳风,则无妨。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、寒风,谓之阴风,宜有近案遮拦,否则风吹骨寒。”这就是说要避免西北风。
清代的《郇日宅十书》指出:“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,其来脉气势最大,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。”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,龙脉的形与势有别,千尺为势,百尺为形,势是远景,形是近观。势是形之崇,形是势之积。有势然后有形,有形然后知势,势住于外,形住于内。势如城郭墙垣,形似楼台门第。势是起伏的群峰,形是单座的山头。认势惟准,观形则易。势为来龙,若马之驰,若水之波,欲其大而强,异而专,行而顺。形要厚实、积聚、藏气。
5.祠堂风水学适中,就是恰到好处,不偏不倚,不大不小,不高不低,尽可能优化,接近至善至美。《管氏地理指蒙》论穴云:欲其高而不危,欲其低而不没,欲其显而不张扬暴露,欲其静而不幽囚哽噎,欲其奇而不怪,欲其巧而不劣。”
6.祠堂风水理论认为,气是万物的本源,太极即气,一气积而生两仪,一生三而五行具,土得之于气,水得之于气,人得之于气,气感而应,万物莫不得于气。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,这叫做顺乘生气。只有得到滚滚的生气,植物才会欣欣向荣,人类才会健康长寿。
所谓天有三宝日、月、辰;地有三宝风、水、火;人有三宝精、气、神。风和水合之为气,则脉气,归之为灵气,得之可行昌运也,失之停滞不前;青龙为水,水化为气,阳宅风水定数为龙脉,前朱雀,后玄武,左青龙,右白虎,堂正中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